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分享 | 只需三招,帮你搞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设计

本文转载自“晓说地理人生”

与本次微推对应的详细内容——“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设计:极易被忽视的重要环节,以人文-经济地理学为例”一文,即将在《地理研究》2018年第6期正式刊出,为广大研究生朋友们提供专业的学术指导与贴心的人文关怀,敬请期待。

学术研究不仅是求知求真过程,更是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自主意识的历练过程。在“硕博大跃进,学位消费热”的时代,“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严谨学术研究风气正渐行渐远,尤其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硕博学位论文质量下降更凸显学风浮躁,而作为学位论文的源头——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创作成败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与品质,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值此硕博研究生毕业之际,您的毕业论文是遵循开题报告获得成功,还是另起炉灶草草收场?开题报告重要性在哪里?如何成功设计开题报告?《地理研究》策划创意并邀请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汪德根教授,以人文-经济地理学为例,分享如何成功设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切实助力于研究生朋友们的进步与成长。

朱晓华

近10年中国研究生增长快速,2007年全国在校研究生只有119.5万人(在校硕士生97.25万人,博士生22.25万人),2016年增至198.1万人(在校硕士生163.9万人,博士生34.2万人),增速达65.77%,预计到2020年,在校研究生将达到200万人。

研究生扩招引发众多的社会担忧


2014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认为:现在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大专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https://dwz.mn/TTMT

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近5年来总体上不仅没有明显进步, 甚至还有所下降。

袁本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4)

师生不重视学位论文,只是琢磨如何尽早发表符合学位要求的学术论文,由此出现了短平快、低层次重复内容的论文,与国际上差距越来越大,研究生质量下降了。

https://dwz.mn/TTMe


报考硕博研究生,并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希望通过学位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论文粗劣化的不正常高校学风现象正在撕裂中国的研究生教育。

https://dwz.mn/TTMb


报告老师,我自己也有疑惑

疑 惑 1

为什么我已发表学术论文了,却还写不好学位论文呢?

疑 惑 2

为什么我已研究生毕业了,却还不会写基金申报书呢?

疑 惑 3

为什么我离开导师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学术研究了?

造成以上问题及困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的开题报告很多时候仅仅是走过场和走程序,或者一夜之间编出一个开题报告,甚至另起炉灶完成学位论文,已逐渐沦为“鸡肋”,如此三无作品,读之乏味,弃之难行。以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培养要求为例,它是国民经济主战场,本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但实际情况却是重实践轻理论。造成开题报告“鸡肋”现象的背后推手是什么呢?

客观因素无奈驱使


目前学位论文采取“辩后”抽检评审,“辩前”外审评定,从而滋生了以下两种情况:

开题报告尚无一个严格考核机制

没有规定明确的“重开题率”

没有强制执行导师回避规定

没有规定无记名投票决定是否通过

开题报告答辩把关不严


“情面”+“和谐”+“默契”

主观因素推波助澜


考研目的锻炼实践能力是主要目标,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应用性为其提供了机会,但是在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压力下,乱象百出

缺乏学术“情怀”


没有树立起学术研究的目标,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

擅长走“捷径”


反正都是走过场,何必自寻烦恼呢:或找范本copy;或一夜之间拼凑。

认知存“偏差”


片面认为开题报告是一个“孤立”的环节。

3招让你的开题报告设计大放异彩


高屋建瓴的认知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起着“验前导后”的枢纽作用。

在开题报告设计时,要有全局观、务实观和前瞻观。


简练揣摩的技能

要具备简练揣摩的技能,毕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文献既是学术思想的“源泉”

又是学术技能的“营养”

文献既是研究生进入学术殿堂的敲门砖

更是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生存之道

文献阅读和分析技能

要从文献挑选、文献阅读、文献述评开始

文献阅读要领


远见卓识的设计

开题报告框架体系

论文题目及摘要的设计要领

好的题目是在与深度阐述“选题依据”以及精心设计“研究内容”反复打磨基础上得以实现。

选题依据设计要领

选题依据主要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在选题背景时,切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撰写研究意义时切忌主观臆断的泛泛而谈,人云亦云的空洞套用。比如在研究当前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人文-经济地理问题时,可以从“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空间治理与区域发展、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产业转型、人口市民化、精准扶贫、东北振兴着眼,但在具体写作时,需要结合自己学术技能及研究条件,挖掘某一具体问题,着手思考研究。

文献综述及启示设计要领

论文研究方案设计要领

论文研究方案4模块

 

研究内容

它是构思和搭建学位论文的主体框架,如果说论文研究方案是论文的导航仪的话,研究内容就是导航仪上的核心芯片。在内容设计上要理主线、扣逻辑、挖思路。

 

研究目标

厘清什么规律,揭示什么机理,解决什么问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基础理论或方法论的角度阐述开展研究要突破的难点。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包含数据获取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和数据表达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最宜。在方法的选择上要有的放矢。技术路线包括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和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绘制技术路线图将技术路径清晰呈现。

做好科研的小贴士


立心:不忘初心,无问西东

做好科研之基石

心态决定一切,立心是做好科研的基石。学术真正原动力来自于内心的挚爱。若读研初衷是为了更高的求知求真,提升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自主意识的心智品质,那就应该禁得住多彩世界的诱惑,耐得住枯燥科研的寂寞。不忘初心,听从内心,励志科研,无问西东。

立志:爱上文献,天长地久

做好科研之根本

科技文献艰深晦涩,枯燥乏味,属于“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献既是学术思想的“源泉”,又是学术技能的“营养”;既是研究生进入学术殿堂的“敲门砖”,更是学术生涯的“生存之道”。因此,研究生从学术生涯的开端就要爱上科技文献,且要天长地久。

立行:内磨硬功,外练软功

做好科研之修道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科研贵在践行。标点图表规范、科技语言使用、文献阅读要领、数据收集、研究方法掌握、写作范式技巧等基本学术技能只有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才能熟能生巧,这是学术研究必掌握的内在硬技能。同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术研究要学会借用外力,既要善于与导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又要勤于参加高品质的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和学术会议,汲取他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学术技能。

汪德根 教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地理。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以及各种省市级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和优秀奖1次;市厅级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5000(领跑者5000)论文1篇;荣获2018年吴传钧院士诞辰一百周年优秀论文二等奖;荣获2018年“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奖;获《地理研究》35周年“优秀成果社会杰出贡献奖”。 

在Tourism Management(SSCI)、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SSCI)、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SCI)、《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等10多种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摘8篇;被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国名镇》收录论文1篇;旅游研究论文影响力h指数≥10在全国排名位居第8位。

资料来源:晓说地理人生

本期编辑:梁龙武 李咪

审核人:任宇飞 王冠

干货分享 | “城市大脑” 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飞天之举

地学快讯 | 中国产业政策与发展地理学2018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会议通知 | “城市与区域地理前沿问题学术沙龙 (2018)”在长春成功举办

舌尖地理 | 舌尖上的白鹿原

好书推荐 | 《煤炭资源强国战略研究》之“绿色煤炭资源强国战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